首页 > 心理科普 > 青少年学业不良
青少年学业不良

动机与学习动机

点击次数:1211 次  更新时间:2019-10-30

文章来源:网络

人的活动一般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,并指向一定的目的。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意义是很大的,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对它特别重视。那么,什么是学习动机?它与学习目的的关系如何?有哪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可资借鉴?学习动机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规律?怎样激发、转化和维持学习动机?

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。有机体的内驱力可以分为生理和社会的两种。生理的内驱力,如饥渴、休息、睡眠、**等,亦可称为第一级水平的内驱力;社会的内驱力,如认可、从属、爱情、独立等,亦可称为第二级水平的内驱力。无论哪一种内驱力都与需要密切联系,都是引起有机体活动的激活状态。但需要和内驱力并非同一状态,内驱力是当需要缺失时有机体内部所产生的一种能量或冲动,以激励和组织行为去获得需要的满足。人的动机不仅可由内部因素来激发,也可由外在刺激来引起,而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(或情境),就特别称之为诱因。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两种:凡是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,称为正诱因;凡是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者,称为负诱因。从方法的角度,又可以把诱因分为三种,即理智的诱因,它通过调动理智而引起学习动机,如目标与反馈;情绪的诱因,它通过激发情绪而引起学习动机,如表扬与批评;社会的诱因,它通过唤起社会刺激而引发学习动机,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、期望与评价等即属于此类。诱因和内驱力是紧密联系的:一般地说。既没有无内驱力的诱因存在,也没有无诱因的内驱力存在。可以先有内驱力而后选择行动目标,也可以先有诱因诱发出需要,然后唤起内驱力。由此可见,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的行为及其动机常常是由内驱力与诱因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。动机的作用:

1、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,学习能产生动机,而动机又推动学习,二者相互关联。

2、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,高动机水平的学生,其成就也高;反之,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。

3、有些学习既不靠动机给以力量,也不靠 内驱力的满足来加强。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学习,也是可以在没有任何明确学习意向的情况下偶然发生的。但是,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,动机是绝对必要的。

4、一般说来,动机并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,也不是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,而是通过加强努力,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。

5、不少心理学家认为,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,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。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,达到一个最高点。超过这一点,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。

6、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。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,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;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,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。

7、动机过强或过弱,不仅对学习不利,而且对保持也不利。并且,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,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。

8、教育实践和 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,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,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,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。 

联系我们 武汉市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508室
027-87526663 13297936698
whkx100@139.com
扫码关注我们